秋晚悲懷原文、翻譯及賞析
這首詩題為《秋晚悲懷》,詩人把主題定得十分明顯。自從宋玉在《九辯》中大抒悲秋情懷之后,感秋、悲秋就成為歷來詩人常寫的主題之一,這首詩也是借秋晚的景象,抒寫詩人內心的悲感的。
起始兩句“漸老多憂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傷。”感嘆時光易逝,壯志未酬。“漸老”則已是人生的秋天;“多憂”,可知世事并非平靜;“百事忙”,可見勞生碌碌,生計維艱。但詩人傷懷者尚不止此,時已暮,天漸寒,日漸短,時序是不留情的,流逝的時光,不能夠再回來了。“惟草木之零落兮,傷美人之遲暮!”作為一個有心的志士,詩人感到很悲傷。這兩句是從悲秋之情著筆,先把心事和盤托出,以見情真。次兩句寫秋天的景色,但景中寓情,“數分紅色上黃葉”,大自然原不過是點染秋色,詩人卻體察到時事的易于變遷。“一瞬曙光成夕陽”,更使人深惜曙景不長,朝暉易成夕照。“數分”以顯其漸變;“一瞬”,以明其短暫。秋晚降霜,黃葉染成了紅色。日暮了,夕陽雖好,畢竟抵不上朝陽;“霜葉紅于二月花”,雖然給人以另一種美的感受,但畢竟不及春花。詩人是多感的,他也懂得四時運行的規律,但面對現實,還是產生了淡淡的哀愁,因此這樣的詩句,能引起很多人的同感。第五、六兩句寫詩人開拓心胸,從現實中力求振奮。詩人想到流去的春水,應有到海的時侯,它載去人們送別之情,祝愿它流進大海,匯成那雄波巨瀾,在奔騰浩瀚、無邊無際的海洋中,有它一份生命的力量。接著又想到山上的青松,青松的生命,是耐得住風霜的,在風欺霜打之后,依然虬枝奮昂,老干撐天,絲毫不帶有畏怯的樣子。前句以“應到海”表示推測,是寫他人;后句以“合經霜”表示理所當然,是寫詩人自己。前句于吟想中見柔情,是對他人的懷思;后句于激奮中見勁節,是詩人對自己的策勵。但詩人此時并未得到完全的超脫,絲絲縷縷的秋懷,仍然使他有“歲月將零”的傷感。在詩的結尾中,詩人說:“壺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華幾許長。”借用道書中壺公的故事,詩人說,如果能追隨著壺中的仙翁,也許能知道人間日月的長短,而不致有歲月蹉跎、華年難再的感慨。
全詩以悲懷起興,以自求振拔結束;中間兩聯,對仗自然,語言清新灑落,可見詩人風格的一斑。詩中所表達的情意,對當時懷才未遇的志士來說,有普遍的意義。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24-2565.html秋晚悲懷原文、翻譯及賞析
相關文章:
《早興》原文及翻譯賞析12-14
謎語及答案07-20
流行畢業祝福贈言07-25
上天踏海有“鯤龍”——全球最大起飛重量民用水陸兩棲飛機研發記06-23
尊師重道的名言語錄09-13
激勵員工的話語08-02
服裝店銷售工作總結09-04
水果罐頭廠員工勞動合同03-26
考試作弊深刻檢討書08-08
買房過戶委托書07-16
中國哲學的讀書心得02-10
關于中小學暑假教師專業培訓心得08-16
貪吃的表妹作文03-10
未來的橋作文02-12
漫畫謎作文01-14
道是無情卻有情高二優秀作文11-16
西藏2025年高級經濟師準考證打印時間:6月18日-20日04-03
高校農村專項計劃一般是什么專業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