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塔》有感(熱)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烏塔》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和外國不但語言不同,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烏塔》就是一篇這樣的的文章,從中你會感悟到許多。
本文作者講了自己到羅馬去旅游,在青年旅館認識了一位14歲的女孩烏塔。因為烏塔一個人游歷歐洲而談起了教育方式。為了能游歷歐洲,她準備了三年:旅游的花費,她通過親自發(fā)傳單、看過孩子等勞務賺得;行程計劃,她通過閱讀有關書籍、畫行程路線圖等來解決。等到了具體目的地,她又通過電話聯(lián)系當?shù)鼐旌图胰耍瑏肀0踩珗笃桨不螂S時求助。讀過這篇文章后,我感到非常震驚,一個14歲的女孩竟能獨自游歷歐洲!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平時整理房間是媽媽幫的。買回來的東西型號不對,都是媽媽幫我換的。媽媽讓我去買菜時,去近處還能,可到稍遠一點的菜市場跑一趟就不答應了。甚至還羨慕那些嬌生慣養(yǎng)的女孩,什么事都有人幫。
我還記得《豌豆公主》的故事中講到:一個王子要選親了,可找來找去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公主,連國王和王后都著急了。不久后在一個大雨的晚上,有個美麗的公主敲開了國王管家的門,管家有意要考驗她就留她住宿,于是在床最底層的褥子中間放了一顆小豌豆。第二天,公主抱怨說:“昨晚一宿沒睡好,床下有個硬東西一直在攪擾我。”于是王子就和這位女孩結(jié)婚了。從故事中卻折射出了中國式的“保護教育”。這樣的女孩長大只能成為一個“公主”,被人保護,不能成事。而與有良好性格的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相比,簡直......外國人就像一頭野獅,能任意奔跑,而中國人的后代卻被父母“圈養(yǎng)”起來,"野性"就不得以釋放,喪失了該有的生存本領。我羨慕烏塔有自立的品質(zhì),有獨立行動能力。她也是一個細心的人,每一步都有規(guī)劃,勇敢而又有思想,還敢反駁書中作者在教育上的“錯誤”。
我想,如果我們都改變一下思維方式:教育是為下一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又勇敢的人,那于個人、家庭、社會都是受益匪淺的。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95-5271.html讀《烏塔》有感
相關文章: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最新08-16
藝術學院1994觀后感06-23
寒假趣事600字作文02-26
擠眉弄眼吃薯片的二年級作文12-24
有時,我也想五年級優(yōu)秀作文11-05
2025年上海中級銀行從業(yè)資格準考證打印時間:6月9日起06-02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本部各校區(qū)有什么專業(yè)12-02
“相遇問題”教學設計07-23
國家安全觀論文范文10篇08-15
學習手記|一粒種子的分量07-12
走心的語錄96條05-26
銷售冠軍的獲獎感言05-23
最溫馨的話10-18
大學生外貿(mào)實習總結(jié)11-22
2024年學校國家憲法日活動工作總結(jié) 學校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總結(jié)(10篇)08-09
人事干部個人工作總結(jié)08-09
檔案查閱介紹信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