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宿建德江》閱讀答案及賞析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經常看到閱讀答案的身影,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科學規范的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孟浩然《宿建德江》閱讀答案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注】①唐玄宗開元十七年(729年),已是不惑之年的孟浩然赴長安應試不第,在第二年便黯然離京,東游吳越,寄情山水。
1.這首詩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面?請詳細描述。(5分)
2.結合全詩及寫作背景,分析本詩是如何寫“愁”的。(6分)
參考答案
1.這首詩描寫了一幅孤舟夜泊的畫面。(1分)詩人以舟泊暮宿為背景,著力寫了移舟近岸所見:天高地遠,野曠無垠,(2分)明月高掛,倒映江中。(2分)融“愁”入景,情景交融,構成了一個人宿建德江,心隨明月去的意境。
2.【參考答案一】直抒胸臆。(2分)作者直接寫出在日暮時刻又添“新愁”,這種愁是羈旅之愁。(2分)通過注釋可知“新愁”之前的“舊愁”應是應試不第、仕途失意之愁。(2分)
【參考答案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分)作者在開篇寫移舟到“煙渚”之中,這里的景中含愁,應是羈旅之愁。(2分)之后描寫空曠田野的夜景,寓情于景,江上的明月陪伴讓他獲得了慰藉,驅趕了凄苦與哀愁,作者帶著淡淡的喜悅欣賞江景。(2分)
【參考答案三】動態描寫情緒變化:在夕陽煙霧之中彌漫的是江南羈旅生活的愁思與孤獨,(2分)這使游子在仕途失意的舊愁又添新愁,(2分)低垂的天幕、空曠的原野放大了內心的惆悵,江上的明月陪伴讓他獲得了慰藉,驅趕了凄苦與哀愁,帶著淡淡的喜悅欣賞江景。(2分)
宿建德江簡析
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是唐人五絕中的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感情的歸宿,寫出了作者羈旅之思。第一句點題,也為下面寫景作了準備;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兩句,因為“野曠”所以天低于樹,因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樹、人和月的關系,寫得恰切逼真。此詩前兩句為觸景生情,后兩句為借景抒情,描寫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現了細微的景物特點。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生六子。詩與王維并稱“王孟”。其詩清淡,長于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36-2171.html孟浩然《宿建德江》閱讀答案及賞析
相關文章:
小學期末工作總結03-24
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12-23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翻譯09-24
《七哀詩》原文及翻譯賞析09-13
月亮詩歌08-23
禮儀知識女性禮儀培訓01-30
生態文明經濟建設范文8篇08-15
簡單的qq空間情感句子68條01-13
情書07-05
高效課堂成果匯報08-17
護資實習證明12-11
曠課的檢討書怎么寫12-10
生物專業求職信11-14
打游戲不理女友檢討書08-23
優秀學生代表演講稿07-12
升旗文明禮儀教師講話稿11-02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課心得08-16
健步走新聞稿08-02
多彩的活動話題作文02-18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改寫12-24
蠟燭抒情作文11-26
豐富多彩的活動作文11-14
2025年3月甘肅計算機二級成績查詢時間及成績查詢入口04-21
星海音樂學院新增專業有哪些12-02
設計專業好的有哪些大學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