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神奇的毛細現象》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神奇的毛細現象》活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毛巾、海綿、布、餐巾紙、粉筆、磚頭、馬糞紙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塑料、鐵釘、玻璃等不吸水的材料若干
3.吸了紅墨水的蘿卜、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
活動過程:
一、設置游戲環境
教師無意中打翻一杯水,問:
1、“誰能幫老師把水弄干凈?”
(小朋友幫忙拖地、用抹布抹)
2、“說一說剛才的水都到哪兒去了?”
3、“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吸水?”
(棉花、紙、植物等。)
二、幼兒探索實驗
1、請你把桌上的東西慢慢地放進水里,你發現了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教師提問:“抹布為什么會吸水?”(幼兒討論)
3、蔬菜會吸水嗎?鼓勵幼兒找一找白菜、蘿卜吸水的原因
教師總結:
像抹布之間細小的縫或者是蔬菜中的細小的管子就叫毛細管。
三、遷移經驗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發現什么地方存在著毛細現象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活動結束
附:知識背景:毛細管:
指很細很細的管子,人們通常還把物體的細微縫隙也認為是毛細管,如棉花、海綿、紗布、毛巾、吸水紙纖維間的縫隙。毛細現象:酒精燈里的酒精由棉紗燈帶吸上來供點燃;桌上茶杯打翻了,放上一塊抹布,水很快就被吸干,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而植物通過根系吸收水分,再通過許多極細的管道向上輸送水分到葉和花朵中,這也是毛細現象,土壤深處的水分則靠土壤的毛細作用升到土壤表面,使泥土表面保持濕潤的。把直徑很細的管子插到液體里,當液體的內聚力大于附著力時,管內液面下降,表面凸起;當液體的內聚力小于附著力時,管內液面上升,表面凹下。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34-2793.html大班科學《神奇的毛細現象》活動教案
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測試題01-13
涼州詞王翰08-02
世界森林日宣傳標語03-26
安全隱患的重要性范文8篇08-15
毛概社會實踐報告07-25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制度創新步伐加快 自貿試驗區建設邁上新臺階06-13
王騰預熱REDMI K80至尊版:不做裸奔旗艦 不做規格降級06-11
適合七月發的朋友圈句子07-05
悲傷的句子90條01-07
幸福唯美感言句子10-12
描寫貓的好句摘抄10-11
新員工銷售工作總結11-22
最新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簡短 試用期轉正總結結束語(十篇)10-05
技術轉讓協議書07-07
物業客服求職簡歷11-09
語文我們仨有感10-24
知識廣播稿09-27
三年級春節相關作文05-15
紀念12?9愛國運動征文12-05
電影《紅纓槍》觀后感09-28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作文800字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