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相魯原文翻譯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仲尼相魯原文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仲尼相魯
【原文】
仲尼相魯,景公患之。謂晏子①曰:“鄰國有圣人,敵國之憂也。今孔子相魯若何?”晏子對曰:“君其勿憂。彼魯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陰②重孔子,設(shè)以相齊。孔子強諫③而不聽,必驕魯而有齊,君勿納也。夫絕于魯,無主于齊,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魯之齊,景公不納,故困于陳、蔡之間。
(選自《晏子春秋61外篇》)
【注釋】
①晏子:指晏嬰,為春秋時期齊國國相。
②陰:假意。
③強諫:是指竭力規(guī)勸。
【譯文】
孔子擔任魯國的宰相,景公認為這就是齊國的憂患。對晏子說:“鄰國有圣人,就是敵對國家的憂患。現(xiàn)在孔子當了魯國的宰相可怎么辦?”晏子回答說:“君主用不用憂愁。拿魯國的國君,是個昏庸軟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眾的宰相。國君不如暗地里表示欽慕孔子的才能,假說許他做齊國的宰相。孔子竭力勸諫而魯君不聽從,孔子一定會認為魯君驕傲而來到齊國。國君不要接納他。這樣,他將自然和魯國斷絕關(guān)系,又不能被任用齊國。孔子就窘迫。”過了一年,孔子離開魯國到齊國去,景公不接納,所以孔子被困在陳、蔡兩國之間。
文言知識
動詞的意動用法動詞的意動用法是文言文中動詞活用的一種類型。動詞對它的賓語,含有“認為它(他)怎么樣”或“把它(他)當作什么”的意思,叫意動用法。如上文“景公患之”中的“患”,就是意動用法。“患之”就是“以之為患”,解釋為“認為‘仲尼相魯’這件事是齊國的憂患”。又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中的“恥”,也是意動用法,“不恥下問”,意為“不以下問為恥”。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24-882.html仲尼相魯原文翻譯
相關(guān)文章:
面試銷售工作自我介紹11-26
播音藝考自我介紹11-23
自我介紹男生09-04
管理者獲獎感言12-10
學生的實習報告10-01
7月再見8月你好發(fā)朋友圈句子08-02
英語介紹信04-03
法人授權(quán)證明委托書10-11
公司晚宴的邀請函01-12
兒子結(jié)婚微信朋友圈邀請函08-13
二年級熱鬧的元宵節(jié)作文01-13
成人禮家長寄語01-09
誰扔的垃圾看圖寫話二年級08-26
熱愛生命作文07-23
福建2024年經(jīng)濟師準考證打印入口已開通(11月8日起)11-13
2024下半年貴州中小學教師資格證成績查詢時間、入口及成績有效期(11月8日起)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