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生七言絕句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賈生(七言絕句)宋朝王安石
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
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
《賈生》譯文
賈誼所獻的“謀議”,大體上都能獲得施行,誰能說文帝輕視賈誼呢?
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達官貴人,盡管他們的官爵職位很高,但其言論都被君王廢棄了。
《賈生》注釋
1、賈生:即賈誼(前200―前168),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十八歲時,以善文為郡人所稱。漢文帝時任博士,一年中遷太中大夫。他主張改革政制,頗得漢文帝賞識。后遭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又轉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時僅33歲。《史記》、《漢書》有傳。
2、略:大致,差不多。據《漢書?賈誼傳》載,當時賈誼提出的更定法令等建議,最后多為文帝所采納。故班固謂:“誼之所陳,略施行矣?!?span style="display:none">02R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君王:指漢文帝劉恒(前179―前157在位)。薄:輕視,虧待。班固謂:“誼亦天年早終,雖不至公卿,未為不遇也。”(《漢書?賈誼傳》)
4、爵位:官爵和職位。廢:棄置,廢棄。
5、何啻(chì):何止。啻:僅,止。公卿:達官貴人。
《賈生》賞析
此詩是詠賈誼,通篇發議論,但所持觀點與李商隱的《賈生》明顯有別。
詩的前兩句“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一寫賈誼,一寫文帝。詩中指賈誼的治國安民之方,這兩句是反詰句,意為賈誼所獻的“謀議”,大體上都能獲得施行,所以說文帝并不輕視賈誼。以賈誼進言與文帝納言相對照,承班固《漢書?賈誼傳》中之“贊”詞:“追觀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風俗,誼之所陳略施行矣”,與前人寫賈誼懷才不遇之作唱反調。
后兩句“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一寫爵位高的“公卿”,一寫君王。這兩句也構成了一個反詰句,意為: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達官貴人,盡管他們的官爵職位很高,但其言論都被君王廢棄了。弦外之音是賈誼比那些達官貴人更為幸運。
此詩采用兩個反詰句,寓答于反問之中,以賈誼的“謀議略施行”與身居高位的達官貴人“言盡廢”相對照,以文帝采納賈誼的“謀議”,古來君王廢棄眾多地位顯赫的達官貴人的言論相對照,突出賈誼超群的才能與漢文帝的愛惜賢才。
此詩不像李商隱的《賈生》那般諷文帝悼賈生,反而贊文帝褒賈生。這是因為王安石受到宋神宗的殊遇,依托他推行新法,他也就有了新的體驗,認為賈誼只是遭到周勃灌嬰等人的讒毀而未能如愿以償而已。從以上的比較中不難看出,李商隱與王安石的同題詩《賈生》,雖然都是詠賈誼,但各自的著眼點不同,筆法相異,主要在于兩位詩人的思想有別,他們根據各自的思想對同一人物發表獨特的見解,前者欲抑先揚,以古諷今,筆鋒犀利而含蓄,后者褒貶分明,對比強烈。
《賈生》創作背景
熙寧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開始頒行新法。然而變法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對。法令頒行不足一年,圍繞變法,擁護與反對兩派就展開了激烈的論辯及斗爭。由于保守派的激烈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迫辭去了宰相職務。但他制定的新法由于宋神宗的支持還在推行,這首七絕《賈生》很可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的。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24-3854.html賈生七言絕句原文、翻譯及賞析
相關文章:
父親節手抄報:父愛如山06-16
企業培訓宣傳標語05-23
世界糧食日手抄報簡單又漂亮10-18
防盜應急預案09-13
大學生電算化實習報告11-26
實用的適合給朋友的早安問候語語錄32條11-02
加油鼓勵的正能量語錄10-19
最新最新高三化學教師的教學工作總結 高三化學老師教學工作總結(五篇)10-17
最新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總結(四篇)08-22
小額貸款公司任職資格申請書12-23
小學生讀書伴我成長作文10-26
敘事的作文10-19
與好書交談高中議論文08-31
中國傳媒大學學什么專業02-26
北京有哪些不錯的滑冰場?02-06
網絡安全專業哪些大學01-20
2024年黑龍江中級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時間:10月26日-10月27日08-30
初中學生評語錦集(最新12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