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龍山飲》原文及翻譯賞析
原文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翻譯/譯文
譯文
在龍宴飲,黃色的盛開似在嘲弄我這個逐臣。
醉眼看看秋把我的帽子吹落,下醉舞,留人。
注釋
1.龍山:在當涂縣南十里,蜿蜒如龍,蟠溪而臥,故名。見《太平府志》。
2.黃:謂。菊有多種顏色,古人以黃菊為正色,故常以代稱。
3.逐臣:被貶斥、被驅逐的臣子,人自稱。
4. 落帽:用晉孟嘉落帽事。詳見《九日》詩注。東晉大司曾在登龍山,其部下參軍孟嘉被風吹落帽,孟嘉仍渾然不覺,桓溫命人作文嘲之,孟嘉作答,揮筆而就,一時傳為佳話。
賞析/鑒賞
在詠菊詩中,“龍山之會”、“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把這個典故與自己的龍山之游緊密結合在一起抒發了內心的失意憤懣、曠達灑脫的復情。
在之際,詩人登上了當涂附近的名勝之地龍山,與好友痛飲,借吟詩來傾瀉胸中之情。首句點明地點,既寫詩人的宴飲,也扣晉桓溫同賓僚的宴飲,這樣寫就使以后的用典不僅吻合,且合情合理,亦即順理成章。次句“黃花笑逐臣”,著重寫宴飲時菊花的神態。“笑”,十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菊花盛開時的美艷的。“逐臣”,追隨詩人。這是說菊花開得到處都是,無論詩人到了哪里,都能看到噴吐異香的黃花,同樣,詩人無論到了哪里,都有朵朵怒綻的黃花向他微笑。在登龍山之際,聯想起這里曾經上演過的名士清流之事,以“逐臣”自比的,暫時忘卻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風吹落帽的名士孟嘉,表達了對名士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三、四句“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前一句用典,重在“醉”字,后一句寫實,重在“舞”字。飲賞黃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能舞人自舞,體現出的樂趣,表現出詩人放曠的性格、浪漫的。“陶然共忘機”,正是此情此景的真實描繪。可見,后兩句詩是前兩句詩的深化。詩的最后一句“舞愛月留人”,巧妙地將擬人化,以“月留人”收尾,顯得生動別致,表面上是說挽留詩人,而實際上是詩人留戀這脫俗忘塵的自然之境,不愿割舍而去。
孟嘉九日龍山落帽事,是魏晉名士飄逸風度的典型體現,歷來文人多愛誦之。在這里以孟嘉自比,臨風醉酒落帽,對月起舞弄影,自有一分超放的情味。但“逐臣”一語,也透出了他胸中的牢落不平,這就使本詩不僅僅是一篇吟賞前輩之作,同時也有其現實遭際的感慨在。
此詩與前詩《九日》或為同時之作。約作于寶應元年至廣德元年(762―763)間。龍山,在當涂縣。《元和郡縣志》道宣州當涂縣:“龍山,在縣東南十二里,桓溫嘗與僚佐九日登此山宴集。”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24-3148.html《九日龍山飲》原文及翻譯賞析
相關文章:
初中生新學期的手抄報資料08-23
裝機容量連續9年居世界首位——我國抽水蓄能發展步入快車道06-04
溫暖的早安微信問候語45條08-31
描寫大雨后的優美句子07-22
年終總結工作怎么寫04-15
對服務人員表揚信08-17
學生溺水安全保證書07-16
離婚保證書07-16
十五年同學聚會的邀請函11-09
教育法律法規學習心得08-16
課程設計心得體會08-16
防災減災日學習心得體會08-16
觀《藝術學院1994》電影有感06-23
時代廣場的蟋蟀好詞好句摘抄12-07
三色人生高三作文11-26
黑大三本分數線 09年考生 黑大三表384分能上么11-05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7-29
賣饃 閱讀答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