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河南考察。當天下午,總書記來到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間的深邃思量值得關注。
一層深意,望向未來,飽含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的期望。
軸承,工業的“關節”。這些年,洛軸持續推進技術創新,以前高端軸承“摸不著”,現在高端軸承產值已經占到企業總產值的七成。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距離實現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10年時間,“十年磨一劍”需要堅定的決心、頑強的意志,也離不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今年全國兩會,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
這些年國內考察,很多次到產業一線看科技創新。總書記的調研足跡正是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兩條基本路徑的交匯點上聚合:
那年在山西太鋼,總書記拿起“手撕鋼”,稱贊“百煉鋼做成了繞指柔”。“手撕鋼”,無聲粉碎了“中國永遠造不出0.02毫米的‘手撕鋼’”的謬論。今年春節前夕在遼寧考察鞍鋼集團下屬企業時,總書記則對制造業提出“智能化”要求,并指出“像鞍鋼這樣的國有大企業要為中國式現代化多作貢獻”……
而在對科技創新期待殷殷之外,另一層深意更具歷史縱深。
1953年,黨中央制定了第一個國民經濟五年計劃,決定在“一五”期間陸續興建156項重點工程,逐步建立起國家工業化所必需的基礎工業。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的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正是這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從借助外國援助起步,到今天依靠自主創新,洛軸已掌握了航空發動機軸承、軌道交通軸承等核心技術。一葉知秋,洛軸又何嘗不是觀察中國的一個樣本?從一窮二白起步,到如今制造業規模連續14年領跑全球,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輝煌刻進了史冊。
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的當下,去端詳這家企業的艱辛創業、幾經探索,那是輕舟已過萬重山后對中國工業化來時路的回望,更讓人由一家企業的向新向上感慨社會主義中國大踏步向前的堅定力量。
是什么造就了滄桑巨變?是時間,又不止是時間。從“一五”到“十四五”“十五五”,是時間的流淌,更是奮斗的賡續,它們共同凝華著一個規律性認識:“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
就在考察當天,一則消息發布——習近平總書記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加強調研論證,廣泛凝聚共識,以多種方式聽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干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
以上率下,身體力行,一錘接著一錘敲。
策劃:杜尚澤
撰文:王洲
攝影:謝環馳 燕雁
視覺:畢曉洋 李琰 郝昭
編輯:胡澤曦 王靖遠
校檢:吳玥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146-411.html一見·兩個維度,感悟總書記考察這家企業的深意
相關文章:
新華時評·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假調研解決不了真問題06-06
學生校外實習報告04-15
哲理的句子60條12-31
中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工作總結01-19
暑假學生讀書活動總結09-27
物業前臺工作總結08-16
城市房屋購房定金合同07-07
居委會村委會出貧困證明10-05
小學生讀書演講稿12-23
慶祝教師節的新聞稿10-19
高一軍訓的感想優秀10-17
銀行先進經驗交流發言稿08-22
萬圣節里的新鮮事初二作文11-23
祝福高考學生的勵志寄語11-14
高中第四冊第一單元作文:失敗乃成功之母07-23
寧夏人事考試中心:2025年寧夏高級經濟師報名簡章04-13
齊魯理工學院單招都有哪些專業02-14
2024年陜西幼兒和中小學教師資格證合格分數線公布 附查分入口11-13
閩南理工學院有什么專業10-28
《司馬光》語文教學反思06-04
我的四叔 閱讀答案05-23
導游服務禮儀的重要性01-07
反恐處突應急預案12-23
簡單自我介紹11-26
讀書伴我成長的手抄報內容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