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二十一點七九萬億元
我國外貿保持動力展現活力(權威發布)
7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進出口情況。“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在復雜環境下保持動力、展現活力。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盡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但多元穩定的市場、創新優質的產品、應變求新的外貿主體,讓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市場多元穩定
貿易規模超500億元的伙伴達61個
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規模站穩20萬億元臺階,創歷史同期新高,連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
“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我國不斷擴大‘朋友圈’。上半年,我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伙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5個。”王令浚表示,最新一期中國海關貿易景氣調查結果顯示,出口企業和進口企業信心連續兩個月回升。
對新興市場出口增速達到兩位數。上半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增長4.7%,占進出口總值的51.8%,較去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進出口3.67萬億元,增長9.6%。我國對共建國家出口工程機械、風力發電機組、儀器儀表等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同時積極擴大從共建國家進口,上半年與共建國家簽署農食產品準入文件32份。
對傳統市場出口穩定增長。上半年,我國對歐盟進出口2.82萬億元,同比增長3.5%,平均每天進出口超過150億元,歐盟穩居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中歐產供鏈加速融合,上半年,我國對歐盟出口汽車零配件增長9.7%,進口大型客車變速箱、車用柴油機分別增長40.8%、65.2%。消費市場深度對接,中歐互為第一大消費品進口來源地,上半年,我國自歐盟進口醫療保健品、箱包、首飾等占同類產品進口比重均超六成。
中美貿易備受關注。王令浚介紹,上半年,我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2.08萬億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萬億元,下降9.9%;進口5303.5億元,下降7.7%。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影響,中美貿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長轉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達到20.8%。近期,日內瓦、倫敦經貿會談取得積極進展,中美貿易有所回升,進出口值從5月份不到3000億元,回升到6月份超過3500億元,同比降幅明顯收窄。
產品創新優質
高技術產品出口連續9個月增長
上半年,我國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3萬億元,同比實現7.2%的較快增長。“今年以來,盡管外部壓力和挑戰持續增加,但我國出口仍然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底氣是完備的產業體系,動力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本質上就是以不斷的高質量供給適配國際市場需求。”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
出口動能向優向新。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7.8萬億元,增長9.5%,占出口總值的60%,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超兩成,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
出口產品創新底色更鮮明。呂大良介紹,上半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9.2%,連續9個月保持增長。其中,高端機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增速都超兩成,儀器儀表出口增長14.7%。在高技術產品出口中,自主品牌比重達32.4%,較去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以機器人產業為例,去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長61.5%。
上半年我國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進口增速的變化,是國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大宗商品約占我國進口總值的三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對我國進口增速影響較大。上半年,我國原油、鐵礦砂、大豆進口均價同比跌幅都超過一成,拉低整體進口增速2.7個百分點。”呂大良分析,對進口,既要看增速,也要看走勢,既要看價值量,也要看實物量。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內需擴大帶動進口趨穩,二季度進口轉為增長,而且主要是數量增長拉動,是實打實的增長。
企業應變求新
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超60萬家
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達62.8萬家,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較去年同期增加4.3萬家。其中,民營企業達54.7萬家。
民營企業是外貿主力軍。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12.48萬億元,同比增長7.3%,占我國外貿比重達57.3%,較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出口、進口均實現增長。
王令浚分析,截至二季度,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已連續21個季度同比增長,增速持續領先。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2萬億元,增速較全國整體高4.4個百分點。進出口規模前500名企業中,民營企業占218席。同時,民營企業創新動能持續增強。上半年,有進出口實績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超八成。民營企業出口高技術產品增長12.5%。
外資企業是我國外貿的重要參與者。上半年,外資企業進出口6.32萬億元,同比增長2.4%,連續5個季度保持增長;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資企業達7.5萬家,創2021年以來同期新高。
“面對復雜多變的全球貿易形勢,在華外資企業仍然堅持深耕中國、信心不減。”王令浚介紹,外資企業把技術優勢與中國的產業配套優勢相結合,主要行業出口保持向上勢頭,其中專用設備、電氣機械、電子設備等制造業出口都實現了較快增長。外資企業加快投資和創新研發,上半年進口保稅研發貨物增長52.1%。
舉措激發活力
推動29項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落地
今年4月,海關總署會同20個部門及25個試點城市啟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全力推動29項措施落地落實,努力營造更加快捷便利、暢通高效、協調透明的口岸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穩定外貿增長。
相關部門精準回應企業訴求,促進新業態發展,優化調整綜合保稅區保稅維修產品目錄,試點支持綜合保稅區外符合條件的保稅維修項目發展,上半年全國保稅維修業務進出口貨值2569.9億元,增長7.5%。大力推進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深化進出口貨物“船邊直提”“抵港直裝”“離港確認”等監管模式創新,積極推進鐵海聯運“一單制”“一箱制”,上半年全國水運進出口集裝箱裝卸量6741萬標箱,增長11.3%。深化對“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企業聯合激勵,提供融資授信等優惠便利措施。
“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在政策措施的精準落地、成效評估、復制推廣上下功夫,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呂大良說。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146-3566.html創歷史同期新高!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
相關文章:
搶收水稻、排查隱患……臺風登陸后 浙江各地搶險救災進行時07-10
物業公司員工年會獲獎感言演講11-09
愛情與金錢的情感語錄09-20
出納人員工作年度總結報告07-04
補辦戶口本委托書07-20
昆蟲記讀后感08-19
蛇年春節祝福賀詞01-21
敘事作文12-05
團結就是力量的小學生優秀作文07-26
百年孤獨英語讀后感及翻譯07-23
天津2025年4月第二階段證券從業資格報名入口已開通04-13
2025年吉林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時間:6月28日-29日(統考)01-30
2025年吉林執業藥師考試時間:10月18日、19日(藥學、中藥學)01-21
小學生洗衣服日記07-26
安全生產社會實踐報告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