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陜西略陽6月23日電(李一璠 穆凡 李欣)夏日的陽光照射在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白雀寺鎮一里溝村的瓢兒種植園,枝頭上飽滿的瓢兒紅白交織,似繁星墜入翠色山坡。當地農戶弓著身子,指尖輕捻,將熟透的瓢兒小心翼翼收入采摘盒。
圖為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內種植的瓢兒。 穆凡 攝
從田間地頭沉甸甸的碩果,到工廠車間飄散的麥香,再到集中售賣點的熱鬧景象,略陽縣憑借瓢兒產業,通過全產業鏈布局,讓瓢兒成為農戶增收的“金果果”,實現從單一種植向多元產業融合發展的跨越。截至2024年底,瓢兒產業總產值達1.2億元。
“我們清晨五點就來到種植園,一直采摘到九點多,待太陽猛烈時回家休息,下午兩三點又回到種植園,忙碌至八點才收工。”農戶劉玉蘭向記者說,采摘后的瓢兒,一部分直接運往市場,另一部分則進入加工車間,開啟從鮮果到特色美食的蛻變。
移步不遠處的略陽縣郭鎮北河溝村瓢兒饃加工廠內,機器轟鳴,熱氣升騰。工人們身著工作服,戴著口罩和手套,熟練地將瓢兒與小麥粉、酵母、白砂糖等原料充分混合,面團發酵后,經自動化分割機分成標準大小,再送入烤箱。不一會兒,香氣四溢的瓢兒饃便新鮮出爐。
近年來,北河溝村整合各類涉農資金80萬元,建成300畝瓢兒種植基地與一條生產流水線。該村黨支部書記梁潔介紹,通過務工、收購、分紅等模式,40余戶村民年均增收超2000元,后續還計劃爭取資金將種植規模擴大至1000畝。
今年,略陽縣設置瓢兒(饃)集中售賣點,吸引眾多商戶入駐。經營瓢兒饃生意的朱海剛夫妻配合默契,妻子專注制作,丈夫負責線上線下銷售。
2025年6月,略陽縣一加工廠正在制作瓢兒饃。 李欣 攝
“想讓這口香甜飄向更遠的地方。”朱海剛感慨道,一家人已與瓢兒饃相伴12載春秋,每逢瓢兒上市季,加工廠燈火通明,日夜趕工,平均每天能售出200多個。
近年來,略陽縣構建起瓢兒種植、加工、銷售完整產業鏈,吸納了大量農村閑散勞動力,通過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質量,相關從業人員達1萬余人。
略陽官方表示,下一步該縣將依托科技與市場,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競爭力,加大新品種選育推廣,深化產業鏈延伸與品牌建設,探索可持續發展模式,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完)
【編輯:張令旗】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146-2408.html(鄉村行·看振興)陜西略陽:“小瓢兒”如何撬動億元產業?
相關文章:
兩個人彼此珍惜的話12-25
開學優美短句八字08-30
海帶加工工作總結01-31
幼兒園小班自主戶外游戲活動總結08-22
社會交通安全工作總結匯報(17篇)08-09
最新中心醫院年終工作總結匯報(3篇)08-09
四川四姑娘山旅游導游詞11-02
在細雨中呼喊讀后感10-11
讀書心得駱駝祥子讀后感09-18
走秀主持詞07-17
英語哲理小故事10-19
當白雪公主遇上灰姑娘作文08-31
觀看卒跡觀后感08-17
四年級語文《自然之道》教學反思05-15
幼兒園中班主題我的家真漂亮教案12-17
初三英語復習計劃01-30
超市食品安全自查報告11-13
突發停電的應急預案10-26
治愈朋友圈文案句子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