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生產既關系夏糧豐收歸倉,又決定秋糧生產基礎,氣象部門提早部署,通過加密觀測頻次、強化氣象衛星遙感監測等手段,以更實、更細的氣象服務和科技支撐,保障“三夏”生產。
農時不等人,17日夜間,在河北省望都縣邱莊村,無人機光束照亮了整塊麥田,農民正在連夜搶收小麥。6月天氣多變,氣象部門增加雨情信息發布頻次,通過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將預警信息傳遞到農戶手中。
為確保“三夏”生產順利進行,河北滄州南皮縣充分發揮氣象科技“前沿哨點”的作用,全縣9個氣象監測站、1臺氣象雷達車24小時待命,對溫度、濕度、雨情、光照等涉農氣象要素進行實時監測。
河北滄州南皮縣氣象局副局長 韓達:我們能提前一周提供降雨預報,通過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氣象大喇叭發布搶收預警,為農民、種植大戶適時開展夏收夏種作業提供準確的氣象依據。
“三夏”期間,也是病蟲害監測與防治的關鍵時期,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利用天氣雷達空中生物識別技術,可監測典型遷飛性昆蟲的“足跡”。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 吳東麗:水稻里的稻飛虱是屬于遷飛的害蟲,原來只能通過天氣形勢來判斷,有了天氣雷達的實況監測,我們相當于有了實際的觀測數據,不僅知道它起源于哪里,而且還可以根據天氣形勢來預測它可能遷飛到哪一個目的地,提前采取消殺的措施。
通過多部門協同、科技支撐和精準服務,2025年夏收氣象保障工作有效降低了災害影響。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宋迎波:國家氣象中心成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班,聯合農業農村部、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強化夏收氣象災害聯防聯控。實現國省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評估一體化。
衛星遙感監測技術體系助三夏生產
三夏時節,先進完備的衛星遙感監測技術體系已成為山東農業生產氣象保障工作的核心支撐力量。山東利用全省氣象遙感一體化業務平臺,及時為地方政府和農業部門的生產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在山東省氣候中心記者看到,依托米級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氣象部門能夠精確勾勒出糧食作物的種植邊界,相關數據廣泛應用于農業保險、農業補貼、種植結構調整規劃等多個領域。
在作物生長全周期監測方面,冬前、返青期等苗情監測通過捕捉作物苗期差異,為苗情轉化升級提供了科學依據,助力農戶及時采取針對性管理措施。
山東省氣候中心副主任 李峰:在夏種關鍵時期,農田墑情遙感監測能夠動態追蹤土壤水分含量及分布狀況,為夏種播種深度、灌溉時機與用水量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146-2286.html雷達盯害蟲、衛星測墑情……智慧氣象護航?“三夏”生產
相關文章:
簡潔的治愈系晚安QQ問候語02-12
心情優秀隨筆02-12
簡短的真誠的早安心語朋友圈41條02-06
報關員年終總結08-23
車輛工程大學生求職信08-02
服務窗口心得體會03-19
醫院病危通知11-30
爭做好少年演講稿11-09
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09-09
小學生令我感動的一件事作文02-12
勇敢初三作文12-20
感動高一作文500字11-21
《鱷魚和狒狒》讀書筆記10-05
一個房地產老板,或企業公司老總,在大學里應學什么專業12-23
世界讀書日手抄報高難度04-21
早安文案短句干凈治愈03-10
雨雪冰凍天氣應急預案10-11
特色旅游市場分析范文8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