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這句俗語你熟悉嗎?大家好,我是央廣網記者王晶。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消息,今年“三夏”小麥大規模機收基本結束。
三夏,也就是夏收、夏種、夏管,是全年農業生產大忙時節。有人會問了,為何這么重視“夏收”?“夏收”是當前“三農”工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實現夏糧豐收對于保障民生福祉、穩定物價等,都具有重要意義。5月26日,“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全面展開。截至6月18日,收獲進度已達96%。目前,除新疆、甘肅等西北地區麥收還將持續到入秋之后,西南、黃淮海等重點麥區收獲均已圓滿收官。
這幾天,通過多方采訪,我發現今年“三夏”生產“科技范”滿滿,農機成為推動麥收“加速度”的關鍵力量。有這樣一組數據,國產每秒9-10公斤大喂入量聯合收割機已成為跨區作業的主力機型;單機日均收獲面積達80畝,效率比5年前提高了30%以上。由此可見,備受關注的農業新質生產力正加速釋放,在今年的這場夏季麥收當中,就有了很好的體現。
實際上,對于農業生產而言,“減損就是增收”,糧食從田間到糧倉的每一個環節,減少損耗都意味著產量的直接增加。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減少機收損失,各地做出很多積極嘗試。以湖北鐘祥為例,聯合收割機搭載“北斗”系統后,不僅能精準高效完成收割、脫粒全流程作業,還能直接實現裝車轉運烘干,整套流程下來作業效率提升約30%。根據專家團調度的情況來看,今年夏糧產量預計不低于去年。
農業農村部表示,預計今年全國小麥平均機收損失率繼續控制在1%以內的較好水平,為夏糧豐收到手和全年糧食穩產保供提供有力保障。
廣袤無垠的麥田,于當下而言,不僅是我們應對各類挑戰的底氣,更孕育著無限希望與發展機遇。夏收推進的同時,夏種也在同步展開。今年“三夏”期間,還有越來越多“90后”“00后”的新農人參與到農業生產當中,他們運用現代科技知識,推動農業生產經營和服務的現代化,不僅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新的活力,也讓大國糧倉的根基更加穩固,助力端牢“中國飯碗”。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146-2271.html晶采觀察丨夏種接力夏收 看懂“中國飯碗”里的科技范兒
相關文章:
定日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按下“加速鍵”:“看,那就是我們家!”06-05
簡單的適合早上發的早安微信問候語03-10
積極進取的人生名言12-14
初三數學教學隨筆07-05
指導組工作計劃11-09
高中骨干教師個人工作計劃10-05
企業職員離職證明01-30
團員關系轉出介紹信10-14
讀活法有感02-06
講座通知01-08
公司軍訓心得體會總結09-19
給光明使者的一封信12-05
秋天景色作文10-12
《烏蘭巴托的夜》歌詞08-10
文科好的普遍專業排名前十 2024文科最賺錢的專業排名01-08
2024年廣西經濟師準考證打印入口已開通11-18
高中語文有過秦論嗎09-07
中國全部的軍校排名及分數線(中國各個軍校對天津的分數線)09-06
《李將軍》文言文練習及答案09-27
最新學校食堂節約標語12-23
中秋節手抄報圖片09-13
網紅營銷策劃方案范文10篇08-15
經濟全球化論文范文10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