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大研究團隊成果在《自然》期刊上發表
智能傳感芯片靈敏度有望提升
未來,智能手環的靈敏度有望更精準,折疊屏手機的屏幕也會變“亮”。這得益于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裴堅團隊近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世界范圍內首次實現了有機高分子半導體亞微米級的超高精度摻雜,智能傳感芯片靈敏度有望提升。
“有機半導體的精加工,就像在沙漠里找水。”裴堅生動地解釋了該領域研發的難度和重要性。與傳統的無機半導體相比,有機半導體具備輕薄柔軟、成本低、環保等優點,已在有機光伏電池、柔性傳感器等領域大展身手。
“比如折疊屏手機的發光層、智能手環的心率監測功能等都離不開有機半導體的支持。”他話鋒一轉,不過,提升其加工精度一直是擺在科研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更直白地說,我們希望升級高性能n型材料的摻雜技術,從而大幅提升材料加工的調控效率和電導率。”
他提到的技術,是通過摻雜劑跟有機半導體間的反應,注入額外的自由電子,構建互補電路,提高器件性能。歷時10年,裴堅帶領團隊先后研制出兩代摻雜技術,最終實現有機高分子半導體摻雜過程的精準可控,電導率提升最高可達9個數量級。
團隊成員、博士生王馨怡介紹,這種操作精度可達1微米以內,已接近有機集成電路工業最尖端的制程水平,“操作過程像是拿著一支激光筆,在柔性材料上寫字。”
該技術在10余種典型有機高分子半導體中成功應用,電導率普遍提升6個數量級,拓展了有機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的應用場景。此外,該技術還與現有半導體工業的光刻流程高度兼容,可以為高性能有機集成電路的構建提供關鍵支撐,具備重要的工藝可行性與產業轉化潛力。
裴堅表示,該成果為有機集成電路微型化與高密度集成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有望推動柔性顯示分辨率升級,助力提升智能傳感芯片靈敏度,加速有機集成電路的產業化進程。該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
原標題:北大研究團隊成果在《自然》期刊上發表
智能傳感芯片靈敏度有望提升
未來,智能手環的靈敏度有望更精準,折疊屏手機的屏幕也會變“亮”。這得益于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裴堅團隊近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世界范圍內首次實現了有機高分子半導體亞微米級的超高精度摻雜,智能傳感芯片靈敏度有望提升。
“有機半導體的精加工,就像在沙漠里找水。”裴堅生動地解釋了該領域研發的難度和重要性。與傳統的無機半導體相比,有機半導體具備輕薄柔軟、成本低、環保等優點,已在有機光伏電池、柔性傳感器等領域大展身手。
“比如折疊屏手機的發光層、智能手環的心率監測功能等都離不開有機半導體的支持。”他話鋒一轉,不過,提升其加工精度一直是擺在科研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更直白地說,我們希望升級高性能n型材料的摻雜技術,從而大幅提升材料加工的調控效率和電導率。”
他提到的技術,是通過摻雜劑跟有機半導體間的反應,注入額外的自由電子,構建互補電路,提高器件性能。歷時10年,裴堅帶領團隊先后研制出兩代摻雜技術,最終實現有機高分子半導體摻雜過程的精準可控,電導率提升最高可達9個數量級。
團隊成員、博士生王馨怡介紹,這種操作精度可達1微米以內,已接近有機集成電路工業最尖端的制程水平,“操作過程像是拿著一支激光筆,在柔性材料上寫字。”
該技術在10余種典型有機高分子半導體中成功應用,電導率普遍提升6個數量級,拓展了有機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的應用場景。此外,該技術還與現有半導體工業的光刻流程高度兼容,可以為高性能有機集成電路的構建提供關鍵支撐,具備重要的工藝可行性與產業轉化潛力。
裴堅表示,該成果為有機集成電路微型化與高密度集成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有望推動柔性顯示分辨率升級,助力提升智能傳感芯片靈敏度,加速有機集成電路的產業化進程。該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
本文鏈接:http://m.svtrjb.com/v-146-1200.html北大研究團隊發布最新研究成果 智能傳感芯片靈敏度有望提升
相關文章:
大山里的年輕人接力“種幸福”05-17
霜降的朋友圈句子10-26
企業行政部門工作總結格式(18篇)09-23
最新物業保安工作總結報告 物業保安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五篇)08-26
教師工資收入證明11-26
移動委托書08-16
護士辭職信模板例文08-15
競選大隊委的演講稿02-06
湖南景點英文導游詞12-23
課文《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11-23
酒會邀請函08-17
續寫《小木偶的故事》小學作文02-12
皇帝的新裝續寫初一作文12-23
《后天》觀后感11-19
天目湖的作文09-06
2024年貴州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時間、規則、考試方案及內容(8月16日至18日)08-15
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1-09
店面銷售人員的服務禮儀規范08-31